新闻中心

媒体贵医

当前位置: 学校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媒体贵医 > 正文

贵阳晚报(2014.1.19)贵医附院完成省内首例非亲缘性造血干细胞移植

日期:2014-01-20 作者:贵阳晚报 点击:

医生正对陈林讲出院后的注意事项

昨日,34岁的陈林(化名)从贵医附院血液科顺利出院。一个月前,她还因身患急性白血病徘徊在生死边缘。据悉,陈林的痊愈,标志着我省第一例非亲缘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功完成。

患急性白血病亲缘配型失败

2012年4月,陈林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。

贵医附院血液科王季石主任说,这个病需要马上入院接受化疗,并尽快安排造血干细胞移植。而造血干细胞移植,最先考虑的是自体移植,或者是亲缘移植。

陈林的丈夫说,孩子才7岁,不符合捐献条件,而妻子的父母、哥哥、姐姐、叔叔,甚至是堂表兄妹,经检查后都不符合条件。之后,医生向中华骨髓库发出了求救信息,并上传了妻子的数据。医生说,这是最后的办法了。

同年9月,中华骨髓库传来了好消息,在库中找到了十个和陈林的造血干细胞相合的志愿者,这让陈林一家又燃起了希望。

连遭十次“悔捐”

“一波三折吧。”在等骨髓库回复时,陈林的丈夫说,当时的心情就像在风浪里飘荡,感觉自己就是小船快要沉没了。原来,虽然有十个人配型符合,但工作人员逐一联系时,捐献志愿者悔捐了,“连续十次都是这样的情况。”陈林的丈夫说,由于保密原因,供受双方不能见面,一家人都急坏了,但只能选择继续等待。

去年10月初,中华骨髓库再次传来一个好消息,又找到三个配型成功的志愿者,其中一个人答应捐献。“志愿者是一名来自南京的小伙,现年31岁。”陈林的丈夫说。

同年11月27日,南京小伙在当地医院成功分离了210ml的干细胞悬液。随后,该干细胞悬液及时注入了陈林的体内。“这时,一家人才长舒了一口气。”陈林的丈夫说。

“他救了一个家”

昨日,记者在病房中看到,医生正在为陈林进行出院前的最后检查,并告知她出院后要注意的事项。

王主任表示,经检查,陈林体内的干细胞已配型存活,嵌活率100%,也就是说移植是完全成功的,再经过3-6个月的观察,贫血状况将得到改善,排异药也可以不用再服,“也就是说,造血干细胞的种子已经成功在陈林体内‘发芽生长了’。”

王主任说,首例非亲缘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获得成功,这意味着在亲属未配型成功的情况下,患者仍然有移植获得长期存活的机会。而该院成立移植中心以来,已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200多例,其中绝大部分是亲缘移植,有两例是脐带血移植,非亲缘性移植尚属于首例。

据悉,陈林的血型最终会从原来的O型转变为南京小伙的AB型,两人体内的血液将完全相同。陈林说:“谢谢这位志愿者,他不是救了我一个人,而是救了我们全家。”

本报记者 张梅

版权所有 © bat365在线平台登录网址 - bat365官网登录主页版权声明隐私说明备案编号:黔ICP备19007765号-1 公网安备 52010302000012号